Date published: 2025-9-11

021-6093-6350

SCBT Portrait Logo
Seach Input

OR5B3激活剂

常见的 OR5B3 激活剂包括但不限于丁酸甲酯 CAS 623-42-7、己醛 CAS 66-25-1、2-庚酮 CAS 110-43-0、D-柠檬烯 CAS 5989-27-5 和苯乙酮 CAS 98-86-2。

OR5B3 激活剂是一组化学性质不同的分子,主要是气味化合物,可与 OR5B3 嗅觉受体相互作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并激活嗅觉受体,引发信号转导途径,最终产生神经反应。这种激活取决于气味剂的化学结构与受体蛋白质构型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例如,3-甲基-2-丁烯-1-硫醇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与某些嗅觉受体结合的气味化合物。这种结合会导致受体活化,启动与嗅觉相关的细胞内信号机制和神经反应。

己醛(一种醛类气味剂)和 2-庚酮(一种酮基化合物)等分子展示了能与嗅觉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这些化合物吸入人体后会到达鼻腔的嗅觉上皮细胞,与嗅觉受体(如 OR5B3)发生作用。相互作用之后,细胞内的一系列事件就会被触发。萜烯类物质,如柠檬烯和芳樟醇,分别存在于柑橘油和鲜花等天然来源中,是能与 OR5B3 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化学物质。它们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特定的构象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细胞事件。同样,芳香族化合物(如苯乙酮)和苯基丙烯(如丁香酚)也能与 OR5B3 相互作用并激活 OR5B3。激活的结果是启动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导致对特定气味的感知。从本质上讲,OR5B3 激活剂主要是与我们的嗅觉感知有内在联系的分子,每种激活剂都会带来一种独特的气味,并在错综复杂的嗅觉过程中共同发挥关键作用。

関連項目

Items 1 to 10 of 12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CAS #产品编号数量价格应用排名

Methyl butyrate

623-42-7sc-215339
sc-215339A
1 kg
5 kg
$95.00
$210.00
(0)

一种能与特定嗅觉受体结合的气味化合物。与 OR5B3 等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信号转导激活受体,进而产生神经反应。

Hexanal

66-25-1sc-252885
2 ml
$26.00
(0)

一种已知的醛类气味剂,可与包括 OR5B3 在内的嗅觉受体亚群结合并可能激活它们,从而导致嗅觉感觉神经元内的信号转导。

2-Heptanone

110-43-0sc-238060
1 ml
$94.00
(0)

一种酮基气味剂。这种分子与包括 OR5B3 在内的嗅觉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受体活化,从而引发细胞信号传导事件。

D-Limonene

5989-27-5sc-205283
sc-205283A
100 ml
500 ml
$82.00
$126.00
3
(1)

柑橘油中的一种萜烯。当柠檬烯与 OR5B3 等嗅觉受体相互作用时,它能触发细胞内的信号通路。

Acetophenone

98-86-2sc-239189
5 g
$20.00
(0)

一种芳香酮。它与嗅觉受体(可能是 OR5B3)相互作用,可导致受体活化,进而产生嗅觉反应。

2-Nonanone

821-55-6sc-238184
sc-238184A
5 g
100 g
$46.00
$82.00
(0)

另一种酮类气味分子。通过与 OR5B3 或类似受体结合,它可以诱导嗅觉神经元内的细胞内信号事件。

Linalool

78-70-6sc-250250
sc-250250A
sc-250250B
5 g
100 g
500 g
$46.00
$71.00
$108.00
(0)

一种存在于许多花卉和香料植物中的萜醇。它能与 OR5B3 等嗅觉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激活相关的细胞通路。

Eugenol

97-53-0sc-203043
sc-203043A
sc-203043B
1 g
100 g
500 g
$31.00
$61.00
$214.00
2
(1)

一种苯基丙烯,常见于丁香油中。它与 OR5B3 等嗅觉受体相互作用,可刺激嗅觉神经元内的细胞反应。

Octanal

124-13-0sc-250612
sc-250612A
25 ml
100 ml
$25.00
$33.00
(1)

一种醛类气味剂。它与嗅觉受体(可能包括 OR5B3)的一个子集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

(−)-trans-Caryophyllene

87-44-5sc-251281
sc-251281A
sc-251281B
sc-251281C
1 ml
5 ml
25 ml
1 L
$79.00
$157.00
$437.00
$2861.00
1
(0)

一种倍半萜分子,可与 OR5B3 等嗅觉受体结合,可能导致受体活化和随后的信号级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