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aptotagmin XIII的化学抑制剂通过各种机制阻碍其在神经递质释放中发挥作用。例如,ω-康诺毒素GVIA靶向N型电压门控钙通道,这是Synaptotagmin XIII触发突触囊泡融合所需的钙离子的重要通道。通过抑制这些通道,芋螺毒素有效地减少了钙离子的流入,从而阻碍了该蛋白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能力。同样,ω-赤霉毒素 IVA 和ω-芋螺毒素 MVIIC 也分别阻碍了 P/Q 型钙通道以及 N 型和 P/Q 型钙通道的组合。这些作用使突触素 XIII 无法获得必要的钙信号,从而抑制了其在释放过程中的功能。SNX-482 还通过靶向 R 型电压门控钙通道,进一步减少 Synaptotagmin XIII 活动所需的钙供应,从而起到抑制作用。
肉毒杆菌毒素 A 和破伤风毒素等毒素会破坏囊泡融合所必需的分子机器 SNARE 复合物。肉毒杆菌毒素 A 通过裂解 SNAP-25 实现这一目的,而破伤风毒素则裂解突触素。这两种作用都会阻止 SNARE 复合物的正常组装,从而通过破坏其介导的囊泡融合过程间接抑制突触诱导素 XIII。另一方面,巴佛洛霉素 A1 会抑制 V-ATP 酶质子泵,而 V-ATP 酶对于酸化突触囊泡并使其能够装载神经递质至关重要。这阻碍了囊泡为突触标记分子 XIII 介导的释放做好准备的能力。ML-SI3 虽然是突触凝集素 I 的选择性抑制剂,但由于其在钙依赖性囊泡融合中的功能相似,因此推测它也会降低突触凝集素 XIII 的活性。此外,α-Latrotoxin 会引发钙离子流入,但它是以消耗突触小泡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减少可用于释放的小泡数量间接抑制了突触凝集素 XIII。最后,辣椒素和梭状芽孢杆菌毒素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突触前活动,但最终都会导致 Synaptotagmin XIII 所依赖的介导囊泡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的活动减少。辣椒素会激活 TRPV1 通道,导致神经元脱敏,而梭菌毒素则会裂解 SNARE 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VAMP。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ω-Agatoxin IVA | 145017-83-0 | sc-302015 | 100 µg | $454.00 | ||
ω-麦角毒素 IVA 可选择性地抑制 P/Q 型电压门控钙通道。Synaptotagmin XIII 在外渗过程中的作用依赖于钙离子,通过抑制这些通道,这种化学物质可以破坏 Synaptotagmin XIII 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所需的钙离子信号。 | ||||||
Bafilomycin A1 | 88899-55-2 | sc-201550 sc-201550A sc-201550B sc-201550C | 100 µg 1 mg 5 mg 10 mg | $96.00 $250.00 $750.00 $1428.00 | 280 | |
巴佛洛霉素 A1 是酸化突触小泡所需的 V-ATP 酶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这种泵,Bafilomycin A1 阻碍了囊泡的酸化和神经递质的装载,而这正是突触标记分子 XIII 介导的神经递质释放的先决条件。 | ||||||
IC-87114 | 371242-69-2 | sc-364509 sc-364509A | 5 mg 50 mg | $140.00 $1060.00 | 1 | |
ML-SI3 是同源突触柄蛋白 I 的选择性抑制剂,它与突触柄蛋白 XIII 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通过抑制Synaptotagmin I,可以推测ML-SI3也会降低Synaptotagmin XIII的活性,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存在重叠,尤其是在钙依赖性囊泡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方面。 | ||||||
Capsaicin | 404-86-4 | sc-3577 sc-3577C sc-3577D sc-3577A | 50 mg 250 mg 500 mg 1 g | $94.00 $173.00 $255.00 $423.00 | 26 | |
辣椒素会激活 TRPV1 通道,导致神经元脱敏和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虽然不会直接抑制突触诱导素 XIII,但长时间的激活和随后的脱敏会降低突触诱导素 XIII 介导囊泡释放所依赖的神经元活性。 | ||||||
Concanavalin A | 11028-71-0 | sc-203007 sc-203007A sc-203007B | 50 mg 250 mg 1 g | $117.00 $357.00 $928.00 | 17 | |
梭状芽孢杆菌毒素会攻击并分解VAMP,后者是SNARE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毒素会破坏VAMP,从而抑制SNARE复合物的组装,而SNARE复合物对于突触囊泡融合过程至关重要,而突触结合蛋白13则可促进这一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