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柄蛋白 VIII 在突触囊泡融合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氯化钙是 Synaptotagmin VIII 的主要激活剂,涌入的钙离子(Ca2+)会直接与该蛋白的 C2 结构域结合,这一作用是突触前末端囊泡融合的基础。这种结合促使Synaptotagmin VIII的构象发生变化,它与SNARE蛋白一起导致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随后释放神经递质。同样,位于质膜上的磷脂--磷脂酰肌醇 4,5-二磷酸(PIP2)也会与突触凝集素 VIII 发生作用。PIP2 与 Synaptotagmin VIII 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蛋白质的膜结合,从而增强了其在神经递质释放中的作用。
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脂肪酸有助于调节突触膜的特性。这些脂肪酸可融入膜中,改变膜的流动性和弯曲度,进而支持由突触诱导素 VIII 介导的囊泡融合。这些脂肪酸的适当整合和平衡对于维持膜的物理状态至关重要,从而优化了 Synaptotagmin VIII 促进囊泡对接和融合的条件。此外,作为脂质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鞘磷脂和神经酰胺可以调节膜结构的完整性。它们在脂质微域的组织中发挥作用,可使突触诱导素 VIII 在外排过程中更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作用。胆固醇和鞘磷脂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和膜域的形成,也有助于为突触柄微敏 VIII 的激活和功能创造最佳环境。尤其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突触小泡膜的生物物理特性,可以为突触柄蛋白 VIII 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使其在神经传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Items 31 to 11 of 1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