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是一种人疱疹病毒,普遍感染大部分人口。虽然大多数EBV感染无症状,但病毒本身与上皮样和淋巴样恶性肿瘤有关。EBV LMP-2A(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膜蛋白2A),也称为LMP2A,是一种存在于EBV感染细胞表面的497个氨基酸的EBV蛋白,由一个短的C末端尾部、12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长的N末端区组成。在大多数EBV相关恶性肿瘤中表达,EBV LMP-2A与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激活PI 3-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从而阻止细胞凋亡。通过其调节PI 3-激酶信号事件的能力,EBV LMP-2A为感染细胞提供生长和发育存活信号,从而促进EBV诱导的肿瘤发生。此外,EBV LMP-2A可以在BCR阴性细胞中模拟B细胞受体复合物(BCR)信号传导,进一步表明EBV LMP-2A是突变细胞存活的重要因素。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EBV LMP-2A 抗体 (4E11) 参考文献:
- 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 mediates upregul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EBV-infected T cell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 Lay, JD., et al. 2003. J Biomed Sci. 10: 146-55. PMID: 12607539
- Epstein-Barr 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2A 足以实现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HERV-K18 超级抗原的反式激活。 | Sutkowski, N., et al. 2004. J Virol. 78: 7852-60. PMID: 15220463
- Epstein-Barr 病毒潜伏膜 2A(LMP2A)可下调上皮细胞系中的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 Chen, F., et al. 2005. Int J Cancer. 113: 284-9. PMID: 15389515
- 通过基因特异性多rimed cDNA 合成和 PCR 分析临床样本中 Epstein-Barr 病毒潜伏 RNA 的表达。 | Stevens, SJ., et al. 2005. Methods Mol Biol. 292: 27-38. PMID: 15507699
- 尖端技术:Epstein-Barr 病毒通过与原代 B 细胞上的人类补体受体 2(CD21)对接,转激活 HERV-K18 超级抗原。 | Hsiao, FC., et al. 2006. J Immunol. 177: 2056-60. PMID: 16887963
- 新生儿状态中的 Epstein-Barr 病毒 LMP2A 信号模仿 B 细胞抗原受体样激活信号。 | Engels, N., et al. 2012. Cell Commun Signal. 10: 9. PMID: 22472181
- 偏斜的 B 细胞分化会影响淋巴器官的形成,但不会影响 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 | Colombo, E., et al. 2014. Clin Exp Immunol. 176: 58-65. PMID: 24325711
- 使用EBV LMP1和LMP2a特异性CTL进行缓解后治疗的结节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疗效 | Cho, SG., et al. 2015. Mol Ther. 23: 1401-1409. PMID: 26017177
- Epstein-Barr Virus 早期抗原、膜抗原、潜伏膜蛋白-1 和-2A 的 B 细胞表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影响。 | Tu, J., et al. 2018. Front Immunol. 9: 187. PMID: 29497417
- Epstein-Barr 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2 基因的序列多态性。 | Busson, P., et al. 1995. J Gen Virol. 76 (Pt 1): 139-45. PMID: 784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