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2092)是一种小鼠单克隆 IgG1 抗体,可通过免疫荧光(IF)和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IHCP)检测人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蛋白。抗促性腺激素抗体(2092)为非结合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怀孕头三个月胎盘产生的一种重要激素,它通过刺激卵巢产生雌激素和孕酮等必需的类固醇,在维持妊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激素以异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由独特的 β 链和所有促性腺激素共有的 α 链组成。独特的 β 链决定了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生物特异性。α亚基由位于人类第 6 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编码,而β亚基则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因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确保维持成功怀孕所需的正常类固醇水平。此外,促性腺激素属于胱氨酸结生长因子超家族,其特点是六个半胱氨酸残基的独特排列,对结构完整性和生物活性至关重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二聚化受胱氨酸结构象的影响,但其生物活性仍与这一构象无关。
仅限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和治疗用途。
Alexa Fluor® 是Molecular Probes Inc., OR., USA的商标
LI-COR®和 Odyssey® 是LI-COR Biosciences的注册商标
Choriogonadotropin 抗体 (2092) 参考文献:
- 人和小鼠编码糖蛋白激素α和β亚基的基因的染色体分配。 | Naylor, SL., et al. 1983. Somatic Cell Genet. 9: 757-70. PMID: 6581542
- 胱氨酸结生长因子超家族。 | Sun, PD. and Davies, DR. 1995. Annu Rev Biophys Biomol Struct. 24: 269-91. PMID: 7663117
- 人类促性腺激素α亚基中半胱氨酸残基的突变。单个二硫键在分泌, 组装和生物活性中的作用。 | Furuhashi, M., et al. 1994. J Biol Chem. 269: 25543-8. PMID: 7929256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晶体结构。 | Lapthorn, AJ., et al. 1994. Nature. 369: 455-61. PMID: 8202136
- α-亚基的二硫键 7-31 和 59-87 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组装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Furuhashi, M., et al. 1996. Endocrinology. 137: 4196-200. PMID: 8828477
- 促性腺激素α亚基的胱氨酸结对细胞内行为至关重要,但对体外生物活性并不重要。 | Sato, A., et al. 1997. J Biol Chem. 272: 18098-103. PMID: 9218442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前列腺素 F2α 对人颗粒细胞-黄体细胞中前列腺素 F2α 受体 mRNA 的调控。 | Väänänen, JE., et al. 1998. Endocrine. 8: 261-7. PMID: 9741831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分子研究。 | Lustbader, JW., et al. 1998. Recent Prog Horm Res. 53: 395-424; discussion 424-5. PMID: 976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