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s 351 to 360 of 48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Bicyclo[2.2.1]hepta-2,5-diene)[1,4-bis(diphenylphosphino)butane]rhodium(I) tetrafluoroborate | 82499-43-2 | sc-252433 | 100 mg | $101.00 | ||
双环[2.2.1]庚烷-2,5-二烯)[1,4-双(二苯基膦)丁烷]铑(I)四氟硼酸盐通过其形成稳定有机金属复合物的独特能力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空间位阻膦配体为底物配位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其独特的电子结构能够有效活化烯烃的π键,促进选择性转化。该化合物强大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有助于催化循环中的有效周转,展示了其在各种合成应用中的潜力。 | ||||||
[1,4-Bis(diphenylphosphino)butane](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etrafluoroborate | 79255-71-3 | sc-229827 sc-229827A | 100 mg 500 mg | $110.00 $364.00 | ||
1,4-双(二苯基膦)丁烷(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铑(I)可利用其独特的配位化学性质作为催化剂。笨重的膦配体提供了一个立体可及的环境,促进了与底物的选择性结合。这种复合物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实现快速电子转移,促进独特的反应途径。它稳定过渡态的能力增强了反应动力学,使其成为催化领域的多功能工具。 | ||||||
Bromopentacarbonylmanganese(I) | 14516-54-2 | sc-227532A sc-227532 | 1 g 5 g | $214.00 $520.00 | ||
溴五羰基锰(I)通过其独特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中,锰中心与羰基相协调,创造出一种高活性环境。这种复合物能促进独特的电子转移过程,提高各种反应的速率。它能够稳定中间产物并降低活化能垒,从而实现高效催化,成为有机金属化学领域值得关注的一员。 | ||||||
(1,5-Cyclooctadiene)(hexafluoroacetylacetonato)silver(I) | 38892-25-0 | sc-223072 | 5 g | $120.00 | ||
(1,5-环辛二烯)(六氟乙酰丙酮)银(I)可利用其独特的配位化学性质作为催化剂,其中银中心与六氟乙酰丙酮配体相互作用,形成稳定而反应性强的配合物。这种排列通过不同的 π-π 堆叠和 σ 键元合成途径促进底物的选择性活化。该化合物调节电子特性的能力增强了反应动力学,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各种催化过程。 | ||||||
(3-Bromoprop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 3779-42-8 | sc-231560 | 25 g | $114.00 | ||
(3-溴丙基)三甲基溴化铵通过其季铵结构促进亲核取代,从而增强亲电反应性,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溴丙基基团引入空间位阻,促进与底物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其离子性质可实现有效的溶剂化并稳定过渡态,从而加快反应速度。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影响反应途径,提高各种化学转化的催化效率。 | ||||||
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chloride,dimer | 12354-84-6 | sc-228913 | 100 mg | $84.00 | ||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氯化铱(III)二聚体是一种催化剂,利用其独特的二聚体结构促进金属中心之间的协同作用。这种结构通过协同效应增强底物的活化,从而实现有效的电子转移和键活化。该化合物的空间位阻配体为选择性反应创造了有利环境,而其强大的配位化学则有助于催化循环中的快速周转,优化反应动力学和选择性。 | ||||||
(1,5-Cyclooctadiene)bis(triphenylphosphine)rhodium(I) hexafluorophosphate dichloromethane complex (1:1) | 35238-97-2 | sc-229833 | 500 mg | $135.00 | ||
(1,5-环辛二烯)双(三苯基膦)铑(I)六氟磷酸盐在二氯甲烷中的复合物通过其独特的配位环境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铑中心促进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从而实现高效的C-H活化。其膦配体可增强电子密度,促进选择性反应。该复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使其能够与底物有效相互作用,从而优化各种催化转化中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 ||||||
Dichloro(1,10-phenanthroline)copper(II) | 14783-09-6 | sc-227793 | 1 g | $46.00 | ||
二氯(1,10-菲罗啉)铜(II)利用其平面螯合配体结构作为催化剂,从而增强了与底物的配位。菲罗啉分子之间强烈的π-π堆叠相互作用促进了电子析出,提高了氧化还原过程的效率。它能够通过独特的配体场效应稳定反应中间体,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各种催化途径的选择性。 | ||||||
Nickel(II) chloride | 7718-54-9 | sc-236169 sc-236169A | 100 g 500 g | $67.00 $184.00 | ||
氯化镍(II)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其配位化学反应可增强底物的活化。它能够与各种配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促进电子转移过程,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其配位球的独特几何形状使催化循环的途径多样化,而其路易斯酸性则促进了反应中间体的形成。这种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众多催化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 ||||||
Trichlorooxobis(triphenylphosphine)rhenium(V) | 17442-18-1 | sc-229563 | 1 g | $68.00 | ||
三氯氧代双(三苯基膦)铼(V)是一种多功能催化剂,其特点是能够促进电子转移和稳定反应中间体。三苯基膦配体的存在增强了其配位化学性质,使其能够与底物发生定制的相互作用。这种化合物表现出独特的反应性模式,通过其独特的电子特性和立体效应促进特定的反应途径并影响动力学,使其成为催化领域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