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16-L1 外壳蛋白的化学抑制剂通过各种分子相互作用破坏其组装和功能。例如,喜树碱的靶标是拓扑异构酶 I,这是一种对 DNA 解旋至关重要的酶。通过抑制这种酶,喜树碱可阻止产生 HPV 16-L1 外壳蛋白所需的 DNA 复制。同样,依托泊苷对拓扑异构酶 II 的抑制也会干扰 DNA 复制过程。西多福韦作为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在掺入病毒 DNA 后会导致链终止,从而阻止 HPV DNA 的复制,进而阻止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生成。吲哚-3-甲醇会影响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从而可能导致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降解增加。姜黄素会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并可能抑制病毒 DNA 复制,从而影响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生成。
其他化学抑制剂,如Shikonin,会阻碍参与病毒基因转录激活的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从而减少HPV 16-L1噬菌体蛋白的表达。绿茶中的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多种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其中包括 HPV 16-L1 荚膜蛋白产生所需的复制。双硫仑能使细胞蛋白酶失活,从而可能抑制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翻译后处理。利巴韦林是一种鸟苷类似物,会干扰病毒 RNA 的合成,从而减少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 mRNA 生成,影响其组装。硫酸锌对蛋白酶活性的调节可抑制病毒蛋白的加工,从而影响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成熟。咪喹莫特能诱导针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破坏表达人乳头瘤病毒 16-L1 荚膜蛋白的细胞。最后,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通过抑制微管组装,可能会损害 HPV 16-L1 荚膜蛋白的细胞内运输和组装。
Items 31 to 11 of 1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