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s 261 to 270 of 48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Lead(II) iodide | 10101-63-0 | sc-235494 | 50 g | $55.00 | ||
碘化铅(II)在各种反应中促进电子转移过程,从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层状晶体结构使其能够与反应物发生独特的相互作用,促进电荷分离并提高反应速率。该化合物通过配位相互作用稳定中间体,从而形成独特的反应途径。此外,其高比表面积和低有机溶剂溶解度使其能够有效催化特定转化,优化整体反应效率。 | ||||||
(R)-3,3′-Bis[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1,1′-binaphthyl-2,2′-diyl hydrogenphosphate | 791616-62-1 | sc-499926 | 100 mg | $600.00 | ||
(R)-3,3'-双[3,5-双(三氟甲基)苯基]-1,1'-联萘-2,2'-二基磷酸氢酯通过其手性框架表现出显著的催化特性,促进了不对称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三氟甲基基团的存在增强了抽电子效应,从而影响反应动力学并稳定过渡态。其独特的氢键能力有助于形成反应中间体,从而在各种催化过程中形成有效的途径。 | ||||||
Methyltrioctylammonium hydrogen sulfate | 59158-14-4 | sc-257800 | 5 g | $330.00 | ||
甲基三辛基硫酸氢铵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它利用季铵结构增强各种反应环境中的离子相互作用。长碳链有助于提高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促进相转移催化。它具有稳定带电中间体的独特能力,可加速反应动力学,而硫酸氢基则促进质子转移,从而实现高效的催化循环,提高有机转化的选择性。 | ||||||
Aluminum monostearate | 7047-84-9 | sc-227244 | 1 kg | $72.00 | ||
单硬脂酸铝可形成独特的复合物,通过其两亲性增强反应途径,从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长链脂肪酸的存在可有效形成微团,有助于溶解反应物并启动界面反应。其稳定过渡态和降低活化能的能力有助于加快反应动力学,而其表面活性特性可改善在异质体系中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催化效率。 | ||||||
1,1′-Ferrocenedicarboxylic acid | 1293-87-4 | sc-222777 sc-222777A | 1 g 5 g | $62.00 $282.00 | ||
1,1'-Ferrocenedicarboxylic acid(1,1'-二茂铁二羧酸)利用其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二茂铁分子作为催化剂,从而实现电子转移过程,提高反应速率。其二羧酸基团可促进强氢键相互作用,促进形成稳定的中间体。这种化合物还能通过立体效应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同时其独特的电子特性还能在各种有机转化过程中对催化活性进行微调。 | ||||||
Ruthenium(III) chloride trihydrate | 13815-94-6 | sc-229150 | 10 g | $887.00 | ||
三水氯化钌(III)能与底物形成强配位络合物,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因此可用作催化剂。其结构中水分子的存在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溶解动力学,从而启动有效的分子相互作用。它的路易斯酸性使其能够激活亲电体,而金属的可变氧化态使其具有多种氧化还原行为,从而影响反应途径并提高整体催化效率。 | ||||||
Lead(II,IV) oxide | 1314-41-6 | sc-228407 | 1 kg | $75.00 | ||
氧化铅(II,IV)具有独特的双重氧化态,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从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的层状结构增加了表面积,促进了反应物的吸附,提高了反应动力学。这种化合物能够通过与反应物配位形成稳定的中间体,从而实现高效的催化循环。此外,其独特的电子特性可以调节反应途径,影响各种催化过程的选择性和效率。 | ||||||
Iron(II) sulfate | 7782-63-0 | sc-228358 | 100 g | $51.00 | ||
硫酸铁(II)通过参与电子转移过程,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能与底物形成瞬时络合物,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促进活性中间体的形成。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分散在反应介质中,促进与各种反应物的相互作用。此外,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可影响反应途径的选择性,优化催化效率。 | ||||||
Zinc benzenesulfinate dihydrate | 24308-84-7 | sc-224451 | 100 g | $150.00 | ||
苯亚磺酸锌二水合物通过促进亲核攻击机制,特别是在磺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与底物的配合增强了反应位点的亲电性,促进了有效的键形成。该化合物的亲水性有助于溶解,提高了反应物的可及性。此外,其稳定过渡态的能力可以加速反应动力学,影响各种催化过程中的产物分布和选择性。 | ||||||
Manganese(II) chloride monohydrate | 64333-01-3 | sc-250293 | 2.5 kg | $214.00 | ||
一水氯化锰(II)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可以在氧化态之间摆动,从而增强电子转移过程。其独特的配位化学性质使其能够与底物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降低活化能垒。该化合物的吸湿性使其能够维持活性环境,促进分子间的高效相互作用,并推动有机转化过程中催化途径的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