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s 121 to 130 of 481 total
展示:
产品名称 | CAS # | 产品编号 | 数量 | 价格 | 应用 | 排名 |
---|---|---|---|---|---|---|
Ruthenium(III) acetylacetonate | 14284-93-6 | sc-253438 | 1 g | $107.00 | ||
乙酰丙酮钌(III)具有独特的电子特性和配位动力学,可用作催化剂。该化合物具有强大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有利于形成反应性中间体。它能够参与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途径,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此外,乙酰丙酮酸配体的立体和电子效应还能提高区域选择性,从而在各种催化过程中实现量身定制的反应性。 | ||||||
Gadolinium(III) tris(isopropoxide) | 14532-05-9 | sc-257552 | 500 mg | $143.00 | ||
三(异丙氧基)钆(III)利用其独特的配位化学和空间位阻特性作为催化剂。异丙氧基配体创造了一个灵活的环境,增强了底物的可及性,并促进了有效的过渡态稳定。该化合物表现出独特的反应模式,能够促进多种反应机制,包括C-C键的形成和聚合。其调节电子密度的能力进一步影响反应动力学,使其成为各种化学转化中的多功能催化剂。 | ||||||
5,10,15,20-Tetraphenyl-21H,23H-porphine vanadium(IV) oxide | 14705-63-6 | sc-227015 | 500 mg | $194.00 | ||
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氧化钒(IV)通过其独特的卟啉框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这种框架可以实现有效的电子脱ocal并与底物配位。钒中心增强了氧化还原活性,促进了电子转移过程。其平面结构促进了 π-π 堆叠相互作用,影响了反应途径和选择性。这种化合物独特的电子特性和几何构型使其能够有效地推动复杂的催化循环。 | ||||||
Tris(triphenylphosphine)ruthenium(II) dichloride | 15529-49-4 | sc-251403 sc-251403A | 1 g 5 g | $62.00 $224.00 | ||
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II)利用其强大的配位化学和独特的电子结构作为催化剂。钌中心具有多种氧化态,能够快速进行电子转移和底物活化。其三苯基膦配体可提高溶解度并稳定反应中间体,同时促进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这种化合物能够调节反应动力学和选择性,使其成为各种催化过程中的有力工具。 | ||||||
Praseodymium(III) tris(6,6,7,7,8,8,8-heptafluoro-2,2-dimethyl-3,5-octanedionate) | 17978-77-7 | sc-253316 | 100 mg | $20.00 | ||
三(6,6,7,7,8,8,8-七氟-2,2-二甲基-3,5-辛二酮酸)镨(III)可利用其独特的配位化学性质及其笨重配体的立体效应作为催化剂。镨中心通过强烈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增强了底物的反应活性,而七氟配体则创造了影响反应动力学的疏水环境。这种组合可以选择性地激活特定的键,促进各种反应的高效催化循环。 | ||||||
Rhodium(III) chloride hydrate | 20765-98-4 | sc-253433 sc-253433A sc-253433B sc-253433C sc-253433D | 250 mg 1 g 5 g 10 g 25 g | $163.00 $540.00 $2720.00 $5416.00 $12250.00 | ||
三氯化铑水合物能够与底物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促进独特的反应路径,因此可作为催化剂。铑中心具有强烈的亲电性,可增强配位分子的反应性。其水合层在稳定过渡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氯配体则可参与配体交换,影响反应的动力学和选择性。这种动态相互作用可在各种化学转化中实现高效催化。 | ||||||
Cobalt(II) hydroxide | 21041-93-0 | sc-396701 | 100 g | $63.00 | ||
氢氧化钴(II)通过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促进电子转移过程并提高反应速率,从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钴中心可以发生氧化剂和还原反应,促进底物的活化。其层状结构可与反应物有效互动,而氢氧根离子则有助于稳定过渡态。这些特性的结合使各种催化反应的路径具有选择性,从而优化了效率和产量。 | ||||||
2,3,7,8,12,13,17,18-Octaethyl-21H,23H-porphine nickel(II) | 24803-99-4 | sc-225651 | 100 mg | $99.00 | ||
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吩镍(II)是一种催化剂,它提供了一个高度共轭的体系,能稳定反应过程中的电荷分布。镍中心有利于与底物配位,从而提高它们的反应活性。其平面结构允许有效的 π-π 堆叠相互作用,启动子在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选择性。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加快了反应的动力学速度,并形成了不同的中间产物,从而优化了催化性能。 | ||||||
2,3,7,8,12,13,17,18-Octaethyl-21H,23H-porphine vanadium(IV) oxide | 27860-55-5 | sc-230913 | 100 mg | $157.00 | ||
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吩氧化钒(IV)可利用其独特的电子特性和配位能力作为催化剂。钒中心能与反应物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促进电子转移并提高反应速率。其刚性的平面结构有利于有效的轨道重叠,从而形成选择性途径并稳定瞬态物种。这就提高了催化过程的效率和特异性。 | ||||||
Hexarhodium(0) hexadecacarbonyl | 28407-51-4 | sc-252887 | 1 g | $353.00 | ||
六铑(0)十六羰基通过其独特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和多功能配位化学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铑中心具有高电子密度,可通过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途径促进底物的活化。其强效羰基配体可稳定反应性中间体,而金属的低氧化态则可增强反应性。这种组合可加速反应动力学,提高各种催化转化的选择性。 |